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2011.05.18

1.共識評量第二階段:


  • 學習評量的規準,再重新評量一次

  • 越多次誤差越來越少

  • 標準差越少=收斂=溝通教育的成效=共識評量的效度

2.emble共識評量使用時機:



  • 有產品的東西:面向多元。ex:美術作品

  • 數位多媒體的東西

PS:同儕評量的準確度佳


2.檔案評量


  • 上層為多元評量。

  • 網路評量非常適合多媒體

  • 重點歷程,而非結果

  • 可搭配其他的評量

3.評鑑屬於價值判斷。


4.學習者的話


5.實作評量:



  • 適合技能類的學習

  • 傳統1對1,網路可用模擬情境ex飛機。

  • 語音辨識可作為評量的方式

6.合作學習:



  • 評量學生間互動的學習

7.腦科學的發展促進研究的方法


8.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 :


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是一種在網站或其他規劃初期常用的測試方法,透過卡片分類法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些在設計網站架構時十分有用的使用者資訊:
了解真正符合使用者習慣的資訊分類。
比對網站設計者與使用者在對網站資訊分類上的認知差異,作為調整架構的依據。



  • 測試前的準備
    卡片分類法的進行方式很簡單,首先必須準備一些大小相同的空白卡片(在文具行可以買到名片大小的空白的卡片),將資料集的名稱一一寫在不同的卡片上,這樣便完成了測試前的準備工作。
    再來必須找一些參與測試的使用者,使用者必須是與網站計畫不相關的人;因為與網站計畫相關的人,可能會因為已經對網站資訊性質有所了解,而影響測試的準確度。如果網站有鎖定某些特定族群,可以針對不同的使用族群進行測試。每次測試的人數最好在2到4個之間,人數過少的話使用者之間不易產生討論,人數過多則會讓討論變得混亂,場面不易控制。

  • 進行測試
    測試進行將將寫有資料集名稱的卡片疊成一疊放在桌面上,同時也要準備一些空白的卡片和放在桌上。
    簡單的向使用者介紹一下測試進行的目的和測試的規則:
    請使用者在經過相互討論後,將他們覺得屬於同類的卡片放在一起。
    在每一疊不同分類卡片的最上方,用空白卡片寫上使用者覺得最合適的分類名稱。
    如果有不知如何分類的卡片可以將它拿出來,不一定要全部分完。
    如果有不知該如何填寫名稱的分類也可留下空白。

  • 測試時有幾點必須要注意
    盡量讓使用者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完成分類。如果有必要可以暫時離開測試的場所,讓使用者可以盡情的討論。
    如果使用者對資料集的名稱不了解,應該要向使用者解釋。但是要注意,在與使用者溝通的過程中,不可以引導使用者進行分類!
    當看到使用者對某個項目感到猶豫時,要立刻向使用者詢問原因並記錄下來。
    使用者將卡片分類完成後,將一疊疊的卡片用橡皮筋綁好,回去後將測試結果記錄在紙上。

  • 分析測試結果
    在經過幾輪的測試之後,我們可以將測試所得的結果拿來和原先所作的資訊分類作個比對,通常我們在比對後,會發現原本的分類有某些部分與使用者的邏輯有所不同;如果多數的使用者都傾向某種分類方式與分類名稱,那麼就必需依使用者的邏輯進行修改。
    如果不同的使用者對某部分的分類想法出現分歧時,就必需進一步的分析以找出原因,通常出現這樣的情形是因為資料集的名稱不夠明確,而讓使用者搞不清楚該如何分類。
    在比對過使用者的分類後,並不一定要完全依照使用者的分類方式。但無論如何,測試的結果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它可以幫助我們設計出符合使用者習慣的資訊架構。
    卡片分類法不僅僅用在對整體資訊的分類上,當發現網站資訊分類的某個部分有問題時,可以針對有問題部分進行測試以釐清問題所在,卡片分類法在必要時可以重複進行,直到將資訊分類上的問題完全解決。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89%87%E5%88%86%E9%A1%9E%E6%B3%95

9.high rank thinking:



  • 過去的人工智慧

  • 得到關鍵知識

  • 解決生活問題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2011.05.11

1.共識評量:






  • 瀏覽



  • 第一次評分



  • 第二次修改



  • 分組比較:找出類似的評分等第



  • 計算平均分數:2.94



  • 分組比較:平均數類似的同學



  • 分化:建立比較標準


  • 進行重新評量



2.共識評量:







  • 高、中、低分:尋找評量的標準。



  • ex:樹、衣服、形狀、人物....



3.評量:







  • 量化



  • 有固定的尺規進行評量。



4.評鑑:







  • 非量化



  • 指標



  • 有理想的模式進行價值判斷



5.下週分享:評量的故事 5min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2011.05.04

1.Moodle平台

http://140.126.36.92:85/moodle/
國小學童課後學習活動調查表(運保、金山、至帆、東諭)
請依據現況回答,謝謝。
本問卷僅作研究之用,絕不外洩,敬請安心作答!


2.心智圖評分辦法

Novak 和 Gowin(1984)認為概念圖分析記分有四- 13 -個標準:(吳曉鬱)1. 命題 (每個有效命題記 1 分)2. 階層(每個有效的級為 5 分)3. 交叉連結(每個有效的、有重要意義的交叉連接記10 分。雖然有效,但不反映命題或相關概念組之間的綜合則記2 分)4.例子(概念圖有效的例子記1 分)。Ceare(1983)在研究中採用的標準與上述標準相同,只是在分數的分配上有些差別。後來Wallace 和Mintzes(1990)的研究在上述四個準的基礎上又增加「分支」,每個分支記1 分。Markham、Mintzes 和Jones (1994)認為,分支的記分應根據形成分支的層級來定。第一層上的分支記1 分,以後每個層級上的分支記3分。Liu(2004)沒有採用上述概念圖計分的方式,而是藉由概念圖的分析來解釋學習者概念改變的情形,Holley 和Dansereau(1984)認為概念之間有三種關係存在,分別是階層關係、鍊結關係和叢集關係,Liu 以這樣的分類為基礎,用來分析概念改變時,在本體論上與知識論上的改變。心智圖與概念圖則有相當類似的結構,是布任 (Tony Buzan) 於1960 年代後期所開發,目的是顯示字與字之間在概念上的相關性,由於心智圖的結構與大腦記憶的結構類似,也常被用於記憶力的訓練,作為加強記憶力的策略,心智圖沒有概念圖嚴謹的架構與計分標準,在內容的呈現上也比較多元,心智圖除了概念、階層和關係之外,通常會使用顏色、圖像來表達不同的意義。心智圖的應用除了在企畫、創意思考之外,也可以在學習上,將概念作分類和組織。

參考資料:http://140.127.36.251/e-journal/94%E5%B9%B4E-Journal%E7%AC%AC%E4%BA%8C%E6%9C%9F/pdf/002meaning%5B1%5D%E5%AE%97%E7%A9%8E.pdf

3.研究有三個命題:



  • 把困難變簡單:把複雜現象量化,具有指標性。

  • 加深問題的深度:把理論模型轉換成                                                                                                                                                                                                                                                                                                                                                                                                                                                                                                                                                                                                                                                                                                                                                                                                                                                                                                                                                                                                                                                                                                                                                                                                                                                                                                                                                                                                                                                                                                                                                                                                                                                                                                                                                                                                                                                                                                                                                                                                                                                                                                                                                                                                                                                                                                                                                                                           

  • 把問題變得有趣的報告

4.研究的目的並非找出世界上不知道的事情,而是你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


5.論文口試的重點:



  • 不要與口試委員起衝突

  • 研究需要有論點,透過他人文獻包裝

6.寫作是讓思想持續的歷程,透過故事持續寫作下去。


7.下週課程預告:共識評量、檔案評量、心智圖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