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常態分配與心智圖99.10.20

常態分配曲線
一、常態分配曲線






















1.Z分數、T分數、智商測驗之差別在於:標準差與平均數的不同。

2.能得知個標準差監所占人數的比例。

3.常態分配:眾數=中數=平均數。


二、非常態分配之常態化

1.正偏態:眾數<中數<平均數,因平均數最為穩定,眾數最不穩定,ex愛當人的老師。

2.負偏態:眾數>中數>平均數,因平均數最為穩定,眾數最不穩定,ex美術成績。














PS:記憶法-尾巴朝向那邊。



三、變異數有:四分差、標準差、全距。
四、眾數使用時機:無次序性的資料,即為名義變項,如姓名。

五、變項的種類:


1.名義變項

所謂名義變項(nominal variable),是指利用名稱或數值來分辨人、事、物之類別的變項。例如:宗教、血型、教學方法、學生學號,及國家發展程度等都是名義變項。

2.次序變項

所謂次序變項(ordinal variable),是指可利用數值或名稱來加以排序或賦予等第的變項。次序變項雖具有多少或優劣的次序和方向性,但並不說明多少或優劣之間差異的大小量。例如,前述的操行成績就是一種次序變項,中小學畢業獎項、段考名次都算是次序變項。

3.等距變項
所謂等距變項(interval variable),是指可以賦予名稱(類別)並加以排序,而且還可計算出期間差異之大小量的變項。等距變項須具有相等單位(equal unit)這一特性;所謂相等單位,是指在差異大小量的系列上各段之基本單位的間隔應完全相等(林清山,民81)。例如,溫度、燈光照明度、喇叭的音量。
所謂等比變項(ratio variable),是指可以賦予名稱、排序,並計算出差異大小量,還可以找出某比率(倍數)等於某比率的變項。等比變項必須具備有「絕對零點」,所謂絕對零點是指沒有數量存在的點。例如年齡、身高、體重、薪資。
資料來源:周文欽,民93,研究方法 -實徵性研究取向。http://chenchunlin.blogspot.com/2008/10/assignment-ch2-4.html


------------------------------------------

心智圖(free mind)

一、用途:

 1.腦力激盪:自由聯想、限定聯想。

 2.知識結構:王泛森的"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HomeWork:
1.聯想式心智圖























2.結構式心智圖


















3. 10句啟發的話語:

(1)誰最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 高爾基

(2)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 蘇格拉底

(3)卡爾.桑得柏:「除非先有夢,否則一切皆不成。」

(4)尼采:「一棵樹要長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麼它的根就必須更深入黑暗。」

(5)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後--海倫凱勒

(6)當你真心渴望某一樣東西,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7)放棄者不會勝利,勝利者永不放棄。

(8)托爾斯泰:「一個人就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是分子,他對自己的評價是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的價值越小。」

(9)雨果:「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卻是種勝利。」

(10)教育的目的,不在應該思考什麼,而是教吾人怎樣思考

沒有留言: